心臟血管系統
- 血壓測量: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,作用於血管壁的壓力,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。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,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,藉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。
- 心電圖檢查: 原理是透過心臟收縮和擴張運動所產生的弱電流,當此種電流流經全身時(人為導電體),可經由安置在手腳上的電極,轉移到電流計,再以波紋記錄在紙帶上。用來診斷心律不整以及各種心臟疾病所引起的心臟形態上的變化。
- 非侵襲性動脈硬化檢測:評估動脈血管周邊疾病嚴重度,判斷血管壁硬化的程度,對高血脂、冠狀動脈疾病、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檢測是重要指標。
- 運動心電圖檢查:運動心電圖是在運動時,讓心臟的負擔加大,使氧氣需求量增加,在此情況下評估心臟是否有心臟缺血(或稱心肌缺氧)的情形。因為心臟肌肉需要的血量多於供給的量,那麼心電圖就會出現心臟缺血的變化。用來評估冠狀動脈疾病及嚴重程度的非侵襲性檢查方法。
- 心臟超音波:藉由超音波評估心臟及大血管構造,同時測量心臟血流速度,是心血管篩檢重要檢查。
- 雙能雙源心臟電腦斷層:經由靜脈注射顯影劑後,利用多層切面電腦斷層進行攝影,經電腦重組影像,提供冠狀動脈鈣化分析及血管攝影,提早發現心血管問題,預防心臟冠狀疾病的發生。